首页 3字成语 4字成语 5字成语 6字成语 7字成语 8字成语 9字成语 10字成语 成语大全

成语网

大而化之


大而化之的出处

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。”

大而化之的解释


化:改变,转变。原指大行其道,使天下化之。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。

大而化之的近义词


粗枝大叶,马马虎虎,

大而化之的相关成语


大而化之,大而无当,智欲圆而行欲方,胆欲大而心欲小,

大而化之的造句


他做事大而化之的,真叫人不放心。

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,大而化之了。

你看他大而化之的样子,说是来向我借橡皮,话没说几句就走了,橡皮还在这。

这主要是由于文中有太多大而化之的描述。

两种德行的意义与价值十分不同,任何大而化之的混淆都会带来严重的道德后果。

庄子的“美学”,不可大而化之地等同于其哲学,其审美境界亦不可泛化为人生境界。

我认为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,他对人生的态度大而化之,他很少勉强自己,也不刻意对事物强求,正如他对戏剧人物所做的那样。

大而化之的性子决定了生活中的他们说话办事不爱走心,所以直来直往,有事说事的“二姑娘”,天生在这方面就和男人们不谋而合。

阎崇年却喜欢下一些似是而非、大而化之的结论,常常让史学界感到啼笑皆非。

好在中国历来绘制地图的方法都是大而化之,周毅拙劣得手艺还过得去。

大而化之的详解


成语名称: 大而化之

成语拼音: [dà ér huà zhī]

成语解释: 化:改变,转变。原指大行其道,使天下化之。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。

成语出处: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。”

成语例句: 邓小平《悼伯承》:“伯承最反对军事指挥上墨守成规,粗枝大叶,大而化之。”

是否常用:
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
成语词性: 紧缩式;作谓语;比喻做事马虎
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
标准拼音:

繁体字形: 大而化之

英文翻译: do things carelessly

成语故事:

成语接龙: “大而化之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孟子的成语 为人处事的成语 失当的成语

成语关注: 转变 大行其道 天下 形容 做事情 小心谨慎


【大】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
大字的详细解释

【而】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
而字的详细解释

【化】:[huà]1.变化;使变化:化脓。化名。化装。顽固不化。泥古不化。化整为零。化悲痛为力量。2.感化:教化。潜移默化。3.熔化;融化;溶化:化冻。化铁炉。太阳一出来,冰雪都化了。糖放到水里就化了。4.消化;消除:化食。化痰止咳。食古不化。5.烧化:焚化。火化。6.(僧道)死:坐化。羽化。7.指化学:理化。化工。化肥。8.后缀。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,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:绿化。美化。恶化。电气化。机械化。水利化。9.姓。10.(僧道)向人求布施:募化。化缘。化斋。化了些米面来。[huā]同“花2”。

化字的详细解释

【之】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之字的详细解释